卷首语
《中国诗词大会》给予我们的启示
◎ 刘宝安
时序律动,雄鸡报晓。央视继去年的首季《中国诗词大会》之后,于丁酉初春又隆重推出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大会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宗旨,通过琳琅的题目,剑拔弩张的对抗,以及幽默和通俗易懂的讲解,引导我们重温经典,沉浸于史诗的故事之中,正可谓“人生自有诗意,共享文化盛宴”。然而最让我们有获得感的则是那些可畏的后生们的精湛表现。在参赛选手中,上海的冯子一只有8岁;而只有13岁的叶飞用文言写得一手好文章;当身着民国学生装的北大工科女博士陈更走进会场时,她便成为第一季的佼佼者,而这次她又站在了擂台赛上;张淼淼胸有成竹;武亦姝异常沉着淡定。可是最令人难忘的是《诗刊》编辑彭敏,在《飞花令》的对决中,他一人从容不迫,面对25人无敌手,使人感到震惊!记得几年前我们曾一同去内蒙古采风,他年轻不善言辞,很低调,可是奇崛却出于平凡,事实证明他在厚积薄发,机会是给象他这样有准备的人预备的。彭敏在总决赛中虽然名列第二,但他扎实的功底,敏捷的思维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参会的百人团中,他们大多是嗜书如命的人,这里面能背诗上千首、上万首者不乏其人,这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难怪点评学者北师大的康震老师见此胜况,不禁感叹到“惭愧”!观罢诗会,让我们更加认识到读书的真谛。在这次大会上,还有一位河北农村妇女白茹云,家境贫寒、身患癌症的她,克服重重困难,将诗词融入生活,活出了生活的诗意,活出了对健康的憧憬。她的现身说法传达出了诗词的大美和读书的快慰。
当代学者周啸天在《论语言》一文中说:“诗有言不尽意,然无言更不能尽意。诗词语汇之贫富,及表达之流畅与否,决定了诗歌的可读性和耐读性……语汇丰富与否,永远是衡量创作水准的重要尺度。杨沫《青春之歌》出版时,茅盾讲了许多优点,说到缺点,只有一句——语汇不够丰富。”周教授还说,书读到什么程度,诗即写到什么程度。此乃箴言。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们超凡脱俗的表现,再次印证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必要性,读书是前提,积累是基础。诗词大会虽然没有涉及当场赋诗一项,但这并不难,面对这些才子们,今天能逐《飞花令》,明日就能填《满江红》。
我们《诗词世界》杂志借助诗词大会这股强劲的东风,在过去默默耕耘的基础上,今年重新调整和做实了栏目,加大了办刊力度,并尽量将各个栏目办成精品,以不辜负广大诗友及读者对我们的厚望。在本期的作品中,象欧阳鹤、星汉、邓辉、赵日新、匡晖、颜静、王秀娟、李素娟、奚凤翔、张智深、程启瑞、道·李加拉、吴华山、何怀尧、郁忠尧、杨学军、沈煜、雷春、崔金銮等诸多诗友在积极踊跃投稿的同时,有的还谏言如初,这十分难能可贵,在此深表谢意。在文论中,李刚太学养深厚,他的《再谈中华诗词的继承与创新》内容丰富,脉络清晰,颇具指导性;沈华维的《用意象说话》论述晓畅,有针对性,大有破竹之概;须要着重说明的是姜华的《韩愈的山水景物诗》,他的景物诗作别出心裁,基于他博览群书,涵养丰实,极具个性的特点,因而致使他的“诗是自家做的,便是要说自家的话,凡可以彼此公共通融的话头,都与自己无涉。”这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结果。
央视著名主持人兼制作人董卿最近在直言文化类节目时坦言:“我并不认为因为《中国诗词大会》或者《朗读者》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就标志着今天中国文化类节目开始大火,或者说真的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但是起码它是个风向标。”这个风向标,就是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要想将诗词事业进行下去,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多看书,多思想,多背诵,多积累;然后才是多写作。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更上诗词的层楼。这就是诗词大会给予我们的启示之一,我们应该牢记并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