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萤窗
点评导师:王改正
1951年生于河南省郾城县(现漯河市),1969年加入解放军,2006年退休。退休后在中华诗词学会服务,曾忝任秘书长之职,现为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诗刊子曰》顾问,《中华辞赋》副总编辑。著有诗词集《细柳营边草》《岁月歌吟》《霞落玉潭红》《信步走燕山》等。
十年前的2008年,孙轶青、霍松林、叶嘉莹、刘征、李汝伦等五位著名诗词家和诗词文化活动家,荣获“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是中华诗词在改革开放后的复兴、繁荣、发展中,一件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盛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颁发的最高规格的传统诗词奖项,为当代中华诗词事业,树起了一座里程碑。
孙轶青(1922—2009)曾任中华诗词学会会长,也是学会的重要发起人和创建者之一,是当代中华诗词事业的领军人,他提出了中华诗词要“适应时代,深入生活,走向大众”的方针,为推动中华诗词事业的繁荣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深圳特区高速发展,成了全国的先锋,他饱含深情地写道:
一座新城拔地起,群楼竞与白云齐。
车如流水人如织,开放先锋奔马姿。
【点评】
奔马,使人想到汉代的“马踏飞燕”和唐代的六骏。这些千里马以现代科技武装起来,更加百倍神勇地向前奔跑。以奔马比拓荒牛,更有历史厚重感。
港澳回归,是举国欢庆的大事,孙翁兴高采烈,其中一首诗写道:
紫荆开后又莲花,宝岛回归四海夸。
一国原能行两制,台澎再莫隔天涯。
【点评】
诗情不仅表现港澳回归的喜悦之情,也赞扬“一国两制”,并对台湾回归寄予深切的期望。
又如神五神六上天,国威大振,大快人心,孙翁欢欣鼓舞,写下了一组诗,其中一首是:
飞船似箭入苍穹,华夏精英天外行。
登月可期非梦幻,嫦娥狂喜广寒宫。
【点评】
中华民族登上月宫的千年梦想,永远激荡着人们的心,嫦娥的神话变为现实,登月的梦想将要实现,是多么令人振奋啊。
霍松林(1921-2017)曾任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也是学会重要发起人和创建者之一。先后担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委员。他的诗作兼备古今之体,才雄而格峻,缜密而思清,劲健而充实,堪为当代吟坛茹古涵今、新机勃发之突出代表。例如他写于1949年5月的《随于右任先生自沪飞穗,机中作》:
海运风旋事亦奇,图南何处是天池。
投怀星斗撩新梦,入望云山惹故悲。
有限乾坤仍逐鹿,无边烽火正燃萁。
凌霄欲洒银河水,遍洗疮痍待曙曦。
【点评】
这首诗,是霍松林教授随于右任自上海飞往广州,在飞机上写的。这首诗写在全国解放前夕,对家国命运的殷切希望,对人民解放的急切期待,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跃然字里行间,盼望凌霄银河水洒满大地,“遍洗疮痍”迎接时光普照大地的心情,令人欢跃而感动。
叶嘉莹(1924-),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是誉满海内外的中国古典文学权威学者。她甘于奉献,倾心育才,是推动中华诗词在海内外传播的杰出代表。现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她是将西方文论引入古典文学从事比较研究的杰出学者,在我国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她的诗词创作长于以婉约之笔写深沉的人生感悟与世道沧桑,影响广泛。例如写于1978年春的《向晚二首》:
近日颇有归国之想,傍晚于林中散步成此二绝。
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
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
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
漫向天涯悲老大,余生何地惜余阴。
【点评】
这两首诗写完之后不久,叶先生接到国内友人来信,提及今日教育界之情势大好,读之极感振奋,就用这两首的韵又吟二绝。说明,这几首诗所思考的内容和表达的情绪是一样的,都是思乡归来之感念。因为后两首之第二首结句有“他年若遂还乡愿,骥老犹存万里心”之句。写这诗时,先生身在加拿大温哥华,是幽林向晚之时独自的思绪,而枝头的余辉融进心底,顿生光阴流转,人生匆匆,生夕阳黄昏之叹。而飞鸟归巢也让她感到自身漂泊异国,生不能落叶归根的联想,因而有去往之心谁来安排之的慨叹。第二首比第一首更直接地表露此时的心绪。两首诗的抒情婉约,也是叶先生诗词的特色。
刘征(1926-),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是中华诗词学会的重要发起人和创建者之一。他参与创办《中华诗词》杂志,为首任主编,功绩卓著。他的诗词作品清雅高华,气象万千,既涵蕴民族传统,又充满时代精神。例如他写于1978年3月的《临江仙·北海公园重新开放,园中散步》词:
十年不见湖光好,重来恰是新晴。旧时杨柳笑相迎。经寒枝更健,破雪叶还青。 歌喉久似冰泉涩,今如春鸟声声。我心应胜柳多情。满湖都是酒,不够醉春风。
【点评】
这首词真切体现了刘征先生在国家结束“文革”之后,春风普度家园,为之欢呼雀跃的的喜悦心情,一个崭新的春天,让他心醉,让他歌唱,“搁置已久的诗词也在笔下复活,遂一发不可收拾。”昂扬的精神状态都体现在字里行间。
李汝伦(1930-2010),曾任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是振兴当代中华诗词的先行者,是享誉诗坛的名师大家。他创办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家诗词专刊《当代诗词》,发表了大量别开生面、引领风骚的诗词佳作及评论文章,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诗作长于从口语、新名词入诗,幽默机智、簇簇生新,体现了当代诗词的创新意识与表现手法。他是一位“继”传统之“往”而勇于走向未来的歌手。例如他在1982年创作的《竹枝词·田园小照六首》(录其二):
暮烟似雨小桥西,带汗归来看燕低。
姑嫂堂前忙个甚?晚凉初试洗衣机。
月东镰岭日西坡,大妹村南唤小哥:
公路沥青干已透,该来教妹驾摩托。
【点评】
李汝伦这类诗作继承了刘禹锡、白居易等人竹枝词的风格,又在语言和形象上有新的创造,以时代特色的新词语入诗,如“洗衣机”,“驾摩托”等,是将当代生活内容融入古典的艺术形式,是典型的旧瓶装新酒,“瓶”之古朴和“酒”之新鲜让读者会心也。
十年来,这五位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获奖者的诗词艺术和他们的人格精神,一直在影响着千千万万中华诗词的爱好者和创作者。“放眼当今中华诗坛,诗词队伍庞大,诗社林立,诗刊遍布,诗作纷呈,诗赛连绵,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先生《在庆祝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诚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让我们并肩携手,以五位大师为榜样,为传统诗歌的中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