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诗词世界》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6

“恒有源杯”之二:“抗战精神赋”海内外诗赋词联大奖赛征文启事

$
0
0

 

 

一、征文目的

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缅怀英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凝聚海峡两岸及全球炎黄子孙爱国与包容之共识,为维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弘扬不畏强敌、团结御侮、浴血奋战、坚韧不拔的伟大抗战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北京市海淀区水利学会、恒有源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会同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诗社、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北京《诗词世界》杂志社、北京《诗词百家》杂志社等单位,举办“‘恒有源杯’之二:‘抗战精神赋’海内外诗赋词曲联大奖赛”征文活动。赛后推出一部让人难以忘怀、永垂青史的精品之作,使抗战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强劲动力。

二、大赛组委会抗战史专家组

黄玉章(国防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原会长)

  斯(美国太平洋舰队原司令,上将)

温亚德(“驼峰”协会主席,抗战史专家)

刘伟民(美国政府智囊团成员,抗战史专家)

  莉(美国飞虎队纪念馆馆长)

  仪(台湾和平统一总会会长)

武月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抗战史专家)

彭训厚(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原秘书长)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研究员)

三、大赛评委会诗赋词曲联专家组

拟由十五人组成,成员名单于揭晓时公布。

四、奖励办法

本次征文大奖赛分三组各设五个奖项,付奖金和奖品。

A:诗词曲组奖79人;

B:对联组奖79人;

C:辞赋组奖22人;

A诗词曲组与B对联组,两组相同:

一等奖各1名,各奖3000

二等奖各3名,各奖1000

三等奖各5名,各奖500

优胜奖各10名,各奖300

佳作奖各60名,各奖价值100元奖品

C辞赋组:

一等奖1名,奖3000

二等奖2名,各奖1500

三等奖3名,各奖1000

优胜奖6名。各奖500

佳作奖10名。各奖200元并价值100元奖品

【以上三组奖金(含奖品)共50000元】

凡获奖者均寄发荣誉证书;稿件入书者,均赠书1册存念。

五、投稿说明

1、以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期间(1931.9.18日——1945.9.3日)的抗日英烈为吟咏对象,也包括以著名会战、战役或战斗为素材进行创作。既反映中国正面抗日战场,也描述敌后抗日战场。既有中国抗日军队,也包括原苏联航空志愿队、美国航空志愿队(飞虎队)等国际援华组织及国际友人和爱国华侨人士;既写大陆对日作战,也写港澳台及赴缅甸作战的中国远征军等。

2、只收传统格律体式之诗、赋、词、曲、联。其中,辞赋一般以4001000字之间为宜(具有史料价值内容翔实丰富之作,以不超过2000字为限);对联可限定在单边530字之间。

3、均以第一次投稿为准(请反复推敲稳妥,改无可改校对无误后投送),不接受重复投稿。近体诗词曲要求遵守传统格律,辞赋要求讲究有规律地押韵(平仄韵脚分明,骈赋、律赋应适当讲究声律),对联要求以中国楹联学会颁发的《联律通则》为据(只取律联,不收散联)。

4、以投电子稿为好,亦可投纸质稿。纸质稿以打印为佳,手写稿务必字迹工整、清楚。请勿纸质稿与电子稿兼投。

5、请在稿前注明作者所在省区与真实姓名(入选发表时署名听便),稿末注明姓名、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身份证号(邮寄奖金时财务需要)。以上各项不全者,不予参评。评委会收稿后依次编号,匿名打分。经初评、复评、总评,三评定案。组委会成员与评委会成员及工作人员一律不参赛,佳作入书。

6、征文要用汉字,不用生僻字,不要生造词。典故和地域专用词请加注释。

7、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对抄袭古今人作品者、一人写稿另用化名或分多人冒名署名参赛者,一经发现,即取消全部有关人员参赛资格,并在网上公开披露以儆效尤。

8、举办单位对应征录选稿件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请注明)、使用权(不另付稿酬)。

六、征稿期限

201481日起至1130日止。纸质稿以当地邮戳日期为准,电子稿以收到时间为准。20153月底前后揭晓。7月间出书,8月间发奖。

七、投稿方式

电子稿发:kzjsf2015@163.com纸质稿寄:100093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北正黄旗18号,北京抗战名将纪念馆收。函封左下角注明“抗战征文”字样。联系人:张劲松

联系电话:010-82599606136-01003204

八、抗战资料

25,000余字,请告知你方电子邮箱,即从网上传送。联系邮箱:kzjsf2015@163.com。手机短信发至:137-18176635(于海洲)

“抗战精神赋”海内外诗赋词曲联大奖赛组委会

2014620

附:搞战史料(25000余字)

 

19311945

十四年抗日战争名战名将专题展

 

  

 

1931918日至194593日长达14年之久的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侵略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抗日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中国蒙受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其中死亡2100多万人,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多亿美元。

伟大的中国抗日战争造就了一批抗日英雄和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著名将领,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英勇奋战的爱国壮举和团结御侮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将永远铭记各国和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宝贵支持与援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也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

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国人民要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国家的完全统一,为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一部分  中国军民局部抗战时期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和由日、德、意轴心国法西斯集团共同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都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战争逐渐演变成为全面战争的过程。1931918日,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武装入侵中国东北地区,揭开了中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附图片:1、日本对华侵略野心由来已久(《五卷本》第111927年“东方会议”)

2、《中国抗日战争图鉴》第45页中间那张图片九一八事变

3、《图鉴》46页第1图,日军对中国人民射击

4、第24页《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五卷的日本关东军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示意图

中国军民开始局部抗战,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后,尽管中国国民政府对日本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但是,在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抗日的号召、推动和影响下,中国人民对日本的侵略仍顽强地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抗击和斗争,打响了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江桥抗战

 

193111月,黑龙江省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马占山领导了江桥抗战,沉重地打击了入侵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侵略者。

 

照片:

1、江桥抗战概况、示意图与马占山照片

 

马占山(18851950)(来自:纪念馆1层人物介绍)

抗日将领。字季芳。奉天怀德 (今吉林公主岭市人。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攻中国东北。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决心进行抵御。1931114日,日军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掩护下,出动4000多人,向嫩江桥发起进攻。马占山将军一面调兵遣将,一面亲临前线指挥,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日军共损失兵力1000余人,是九一八事变以来首次受到的重挫。

19322月,日军攻占哈尔滨后,马占山曾就任伪黑龙江省省长,后又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同年4月摆脱日军监视,在黑河举兵反正,通电继续抗日,并揭露伪满内幕,任东北救国抗日联军总司令。1936年参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后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1940年任黑龙江省主席,后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46年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

19491月,马占山与傅作义等人一起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宣布起义。

 

东北义勇军的兴起与抗日斗争

 

东北义勇军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民族各阶层人民、一部分东北军爱国官兵、山林队等,自发组织起来的名目繁多的各种抗战武装力量的总称。义勇军奋起抗战,不仅牵制了日本大批兵力,而且给敌人很大杀伤,从而延缓了日军的侵华步伐。

 

附:东北抗日义勇军部分将领照片《图鉴》068-069

1、黑龙江省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 马占山

2、东北民众救国军总司令苏炳文

3、吉林抗日联军总司令李杜

4、吉林自卫军总司令 冯占海

5、吉林国民救国军总司令王德林

6、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唐聚五

7、辽东义勇军总监朱霁青

8、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军事部长王化一

9、辽宁抗日义勇军首领 黄显声

10、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副司令张殿九

11、坚持抗日的东北义勇军《图鉴》第70

 

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抗日斗争

 

为了进一步联合其他抗日武装共同作战,在东北形成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1933126日,中共中央发出《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简称“一·二六”指示信。为贯彻“一·二六”指示信的精神,各地党组织和抗日游击队积极开展建立反日武装统一战线的方针。为适应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发展的需要,从19339月至19362月,在各地抗日游击队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至第8军。

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成立,把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使游击队扩展到南满、东满、吉东和北满40余县。

 

东北抗日联军的编成与抗日游击战争的新高潮

 

193581日,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号召 “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组织全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中共满洲省委响应《八一宣言》号召,于19351025日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组织条例》。据此,从19363月至193710月,东北抗日联军相继组建了11个军,共3万余人,驰骋在东北各抗日战场上,掀起了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新高潮。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6年间,共出动13万多次,同日伪军警作战数千次,打破日军“讨伐”数百次,使日军损失17万多人,并开辟了遍及70多个县的东南满、吉东和北满三大游击区,直接威胁着日伪的反动统治,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斗争。

 

附:

1、东北抗日联军发展过程(1931.9.181945.8)参见图鉴076

2、东北抗日联军主要负责人照片参见图鉴077

杨靖宇、周保中、张寿篯(李兆麟)(123路军总指挥)

王德泰、赵尚志、冯仲云(123路军副总指挥)

魏拯民(第一路军政治主任)、柴世荣(第2路军第5军军长)、

许亨植(第3路军参谋长)、宋铁岩(第1路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

崔石泉(第2路军参谋长)、赵一曼(抗日联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治委员)

3、八女投江

193810月,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粮绝,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她们是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杨靖宇(19051940)(来自:全国双百人物揭晓)

原名马尚德,河南省确山县人。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春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1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同年1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36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7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北,有力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在1939年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今靖宇县)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以无比坚强的毅力顽强战斗,直至弹尽粮绝,壮烈牺牲,时年35岁。杨靖宇牺牲后,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全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赵尚志(19081942)(来自:全国双百人物揭晓)

辽宁省朝阳县人。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同年冬受党派遣南下广州进入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蒋介石制造反苏反共的中山舰事件后,19265月,赵尚志毅然退出黄埔军校,按照党的指示,回到哈尔滨参加建立党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193310月领导创建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随着部队的发展壮大,1934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35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1936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后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主席、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面对日伪军的疯狂“讨伐”、“清剿”,赵尚志率领抗联部队进行了英勇无比的艰苦战斗,远征松嫩平原,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作战百余次,打破了敌人一次次重兵“讨伐”和“清剿”。1942212日,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俘,他宁死不屈,壮烈牺牲。

 

赵一曼(19051936)(来自:全国双百人物揭晓)

原名李坤泰,四川省宜宾县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先后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中共滨江省珠河县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工人进行罢工运动,组织青年农民反日游击队与敌人进行斗争。1935年秋,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11月间,第2团被日伪军围困于一座山间。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养伤期间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日军对她施以酷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侵略罪行。为了得到口供,日军将她送进医院监护治疗。在医院里,她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争取看护和看守人员。1936628日,在看护和看守帮助下逃出医院。630日晨,被追敌再度抓捕,受到更加残酷的刑讯。193682日,在珠河被敌杀害。临刑前,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视死如归,从容就义,年仅31岁。

 

从淞沪抗战到绥远抗战

 

日本武装占领中国东北之后,很快又在中国的上海、热河等地挑起战事,继续扩大其在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军队爱国官兵为救亡图存而奋起抗敌自卫,在中国反侵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21282330分,日军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发动进攻,驻守上海淞沪地区的中国军队第19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的指挥下,奋起抵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各界人民组织反日救国会,参加运输队、救护队支援前线。一·二八淞沪抗战坚持1个多月,毙伤日军万余人,迫使日军三易主帅而不能有所前进,打破了日军“几个钟头占领上海”的狂妄计划。最后,由于国民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不仅不援助第19路军,反而停发其军饷,截断全国支援抗日的捐款。第19路军腹背受敌,31日被迫撤出上海。

 

附:1、淞沪抗战要图(参见《大战图志》第26页一·二八淞沪抗战示意图)

2、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国军队作战序列(1932128日—33日)参见《图鉴》89

3、主要抗日将领照片。蒋光鼐、蔡廷锴、戴戟三人合影参见《图鉴》89

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国军队部分主官:蒋光鼐、蔡廷锴、张治中、沈光汉、毛维寿、俞济时、戴戟、谭启秀、区寿年参见《图鉴》90

4、广大官兵抗击日军的照片1张参见《图鉴》86页下图

 

蒋光鼐(18871967

字憬然,广东东莞人。1926年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第10师师长、第11军副军长。1930年任第十九路军总指挥。1932128日,率十九路军抗击日军侵略,迫使日军四次增兵,三易主将,死伤逾万人。后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兼驻闽绥靖公署主任。193311月,在福建地区与李济深、陈铭枢、蔡廷锴等人发动了福建事变,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失败后去香港。1935年,又联合原十九路军将领通电反蒋,主张联共抗日。1939年任第四战区参谋长。19409月任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参与指挥粤北会战诸役。19439月被授为陆军中将。1946年任衢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81月在香港参与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1949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等职。196768日卒于北京。

 

蔡廷锴(18921968)(来自:纪念馆1层人物介绍)

字贤初。广东省罗定县人。19321月,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派兵来沪,并进一步制造事端。123日,蔡廷锴决定抵抗日军。24日,蔡又至苏州召开十九路军驻苏高级将领紧急会议,表明抗战决心。日军128日夜悍然向闸北一带进攻,十九路军立即奋起抵抗,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

蔡廷锴以大无畏的胆略,在枪林弹雨中亲临前线督战,激励士气。十九路军凭着民族精神,与敌血战33天,前仆后继,死伤约万人,使日本侵略军受到重创,死伤万余名,数次更换指挥官。最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坚持对日不抵抗政策,不再增派援兵,十九路军被迫撤离上海。

七七事变后,蔡廷锴先后出任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所部驻桂南、粤西。11月日军在防城、龙门等地登陆,进攻南宁,蔡廷锴调任第26集团军总司令,从年底至翌年初,在桂南会战中,指挥桂南及广东南路各部对敌作战。

新中国成立后,蔡廷锴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还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对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很大努力。

 

张治中(18901969

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1926年参加北伐,1928年任国民政府中央军校教育长。1934年请缨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任第5军军长,在上海江湾、庙行重创日军。1933年任第4路军总指挥,参与镇压福建事变。1937年任京沪警备司令、第9集团军总司令,指挥前期淞沪抗战,重创日军。11月,调任湖南省政府主席。1939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翌年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从1942年开始参与国共两党历次会议。1945年晋陆军二级上将。张治中作为国民党谈判首席代表,为1945年《重庆谈判纪要》的签署做出了贡献。1948年任西北军政长官。19494月率国民政府代表团赴北京与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进行谈判。当和平决定被国民党拒绝后,张治中留在北京,于6月发表了《对时局的声明》,宣布脱离国民党阵营,投向人民阵营。9月,促成新疆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1955年获一级解放勋章。196946日逝世。

 

长城抗战

 

1933年,日本以热河省地方官员表示归附伪满洲国为由,与伪满洲国军队进军热河,省长汤玉麟不战而逃;之后日军进攻山海关、长城各隘口与热河,国民政府派遣宋哲元、冯治安、张自忠、刘汝明、关麟征、黄杰与刘戡与日军在山海关、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北古口、罗文裕、界岭口等100多个长城关口凭险固守。在北古口三昼夜的血战中,中国军队伤亡4000余人,日军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2000余人。日军亦称此战役为“激战中的激战”。在喜峰口战役中,第29军不畏强敌,英勇抗击,尤以大刀队闻名天下。此役,使日军受到重创,连日本报纸也不得不承认此役丧尽了“皇军名誉”,遭受了“60年未有之耻辱”。但29军最终由于军备不良、战力消耗殆尽、战略要地丧失而撤退。

附图表:

1、长城抗战中国军队作战序列(193315月)参见《图鉴》第105

2、长城抗战示意图《大战图志》第43

3、长城抗战中中国军队部分主官:何应钦、于学忠、何柱国、宋哲元、张作相、商震、杨杰、徐霆瑶

 

察哈尔战役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帮助下,1933526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冯玉祥被推荐为同盟军总司令。712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已失守72天的察东重镇多伦。但在日伪和蒋介石联合进攻和压迫下,抗日同盟军最终遭到失败。

 

附图表:

1、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作战序列(1933615—712日)参见《图鉴》116

2、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部分主官: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邓文、宣侠父、高树勋参见《图鉴》117

3、爱国将领冯玉祥正向部队讲话《图鉴》118页左上角

4、吉鸿昌参见《图鉴》119页第2排右图

5、有关吉鸿昌两张图片参见《图鉴》120页最上端两张图片

 

冯玉祥(18821948)(来自:全国双百人物揭晓)

  原名基善,字焕章。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滦州起义。1917年张勋复辟时率部入京击溃张部。19217月后任第11师师长、陕西督军。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随后发表反对军阀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等倾向革命的政治主张,并将所部改称为中华民国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1926年在直奉联军进攻下通电辞职。同年5月加入国民党。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回国,9月在绥远五原誓师,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宣布参加国民革命。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总司令。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19335月,在察哈尔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率部北上抗击日本侵略军,乘胜收复察哈尔省全部失地。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19375月发表实行中苏联盟、扩大爱国抗日运动、保障公民自由、组织并武装民众。19487月,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8月因轮船失火遇难。

 

吉鸿昌(18951934)(来自:全国双百人物揭晓)

原名恒立,字世五。1913年入冯玉祥部,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递升至军长。19309月,吉鸿昌所部被蒋介石改编后,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因对“围剿”红军态度消极,19318月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强令其出国“考察”。19321月,吉鸿昌回国后,联络与发动旧部,为抵抗日本侵略奔走呼号,并毁家纾难,变卖家产购买枪械,组织武装抗日。1932年秋在北平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5月,吉鸿昌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2军军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察哈尔警备司令,随即率部进攻察北日伪军,连克康保、宝昌、沽源、多伦四县,将日军驱出察境。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193411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法租界工部局逮捕,并引渡给北平军分会。敌人使出种种手段迫害逼供。吉鸿昌大义凛然的说:“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并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能够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民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最大的光荣。”1124日,经蒋介石下令,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

 

一二·九运动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93512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北平学联组织全市学生进行反对“华北自治”,反对成立“冀察政治委员会”、反对日本侵略的请愿大游行,一二·九运动爆发。在北平学生爱国行动的影响下,全国各地民众各地爱国人士、爱国团体和海外同胞也以各种形式和方式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斗争。全国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再掀高潮。

一二·九运动是动员中华各民族抗战的运动,它为全国抗战准备了思想和条件。

 

图片:1193512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学生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一二·九运动爆发。

2、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图鉴》第136页中间偏右

3、清华大学学生自治救国会发布的《告全国民众书》。

4、北平学生领袖黄敬在北平天桥电车站进行爱国讲解。《图鉴》第138页中间偏左

5、北平市抗日团体联合会举办群众大会时使用的横幅。《图鉴》第139

6、天津学生游行。《图鉴》第139页左下角

7、上海学生在市政府门前示威。《图鉴》第140页右下角

8、武汉学生游行。《图鉴》第140页中间

9、广西学生游行。《图鉴》第141页中间

10、广西各界群众游行示威《图鉴》第141页左上角

11、上海中日纱厂举行抗日救国大罢工《图鉴》第141页右下角。

12、一二·九运动后期,天津学生南下至城乡广泛进行爱国主义宣传

      《图鉴》第142页左上角

绥远抗战

 

1936年1月,蒙古族上层反动分子公开投降日本,成立伪蒙古军总司令部,5月,成立伪蒙古军政府;同年秋,在侵华日军支持下,大举侵犯绥远省东北地区。绥远驻军傅作义等部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奋起抗击,收复百灵庙和大庙等地,打退了敌人的屡次进攻。

 

附图表:

1、绥远抗战中国军队作战序列(1936年8月—12月)  《图鉴》145页

2、绥远抗战示意图《大战图志》48页

3、指挥绥远抗战的三将领合影《大战图志》47页

傅作义(第35军军长兼绥远省政府主席)

赵承绶(冀绥远骑兵司令)

孙长胜(骑兵第2师师长)

王靖国(第70师师长兼绥远警备司令)

 

西安事变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亦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华侵略,而蒋介石仍一如既往地实行不抵抗政策,继续进行内战,调集了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和陕西绥靖公署主任兼第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领导的西北军到陕甘一带“围剿”中国工农红军。19361022日,蒋到西安督战,因此时的张学良和杨虎城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已经与中国共产党达成了共同抗日的协议。张、杨请求蒋停止内战联合抗日,遭蒋拒绝。于是,张、杨于1212日发动了西安事变。在临潼华清池扣留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了八项抗日救国主张。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了形势,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1224日,蒋介石表示接受停止剿共,联合红军共同抗日的主张。26日蒋介石抵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内战基本停止,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初步形成,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张学良《大战图志》第50

2、杨虎城《大战图志》第50

3、周恩来《图鉴》第157

4、应张学良电邀,中共中央委派周恩来(右)叶剑英(中)秦邦宪(左)赴西安参加谈判《图鉴》第158

 

第二部分 国共合作全国性抗战时期 

  

   193777日,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演习的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正在中日有关人员进行交涉时,日军悄然向宛平守军发动进攻,并炮轰宛平城。驻守宛平的第29军官兵奋起反抗,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7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的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于此同时,北平、天津、保定等地的抗日团体纷纷起来支援第29军抗战。以卢沟桥事变为开端,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国共合作的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附图:1、卢沟桥战斗第29军作战序列 19377月)

2、日军进攻卢沟桥示意图参见《大战图志》第57页下

3193777日夜间,中国军队在卢沟桥奋起抗击日军进攻,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胜利的回忆》第13页插图比较清晰

4、第29军军长宋哲元参见《图鉴》181

5、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在北平南苑抗日战斗指挥中以身殉国参见《图鉴》181

6、第37师师长冯志安,在卢沟桥抗日战斗中指挥作战

7、第38师师长张自忠

8、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在北平南苑抗日战斗中以身殉国《图鉴》190页右上角

9、第143师师长刘汝明

10、第37师第110旅旅长   何基沣

11、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团长吉星文《图鉴》第182

12、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第3营营长   金振中 卢沟桥事变中身负重伤《图鉴》第183

13、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第3营第10连连长 孔宪全烈士  《图鉴》第183

 

宋哲元(18851940)(来自:纪念馆1层人物介绍)

字明轩,山东省东陵人。1933年春,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东三省后,向关内进犯,中国军队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宋哲元奉命率第29军在喜峰口、罗文裕一带抗击日军。由于第29军的武器装备极为简陋,宋将军命人为每个士兵打造一把锋利的大刀,并配教练进行指导操练,使不少士兵练就一手高超的大刀术。39日晚,五百名大刀队员夜袭敌营,抡起大刀向睡梦中的鬼子头上砍去。11日夜,大刀队再次出击。共砍死砍伤日军3000多人,烧毁日军200多辆汽车上的弹药和粮食。此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为生存而奋斗的民族自信心,从此,“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一威武雄壮的歌声唱遍中华大江南北。

1935年后,宋哲元曾任平津卫戍司令兼北平市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19377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借口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被驻扎在此的第29军拒绝后,日军对准宛平城和卢沟桥进攻。宋哲元发誓:“宁为站死鬼,不作亡国奴”。第29军将士同仇敌忾,打退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用鲜血谱写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灿烂的一页。

 

佟麟阁(18921937 (来自:全国双百人物揭晓)

本名佟凌阁,字捷三。河北省高阳县人。抗日殉国将领。早年参加护国讨袁战争。曾任冯玉祥部陆军第11师第21混成旅旅长。19269月五原誓师后,随部参加北伐。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35军军长、暂编第11师师长、第29军副军长。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第一军军长兼代理察哈尔省主席,跟随冯玉祥驰骋察省,打击日军,收复失地,为察省光复作出了贡献。193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副军长,驻守平津一带。卢沟桥事变后,他率部奋勇抗击日本侵略军。728日,在北平城外南苑的第29军司令部遭受40余架敌机的轮番轰炸,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他与132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阵地,指挥29军拼死抗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后奉命向大红门转移,途中再遭致日军包围,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部下劝其退下,他执意不肯,说“个人安危事小,抗敌事大”,仍率部激战。头部再受重伤,流血过多,壮烈殉国。19377月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他为陆军上将。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将南沟沿改名为佟麟阁路,以示纪念。

 

赵登禹(18981937)(来自:全国双百人物揭晓)

山东省菏泽县人。抗日殉国将领。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由士兵晋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26年参加北伐。“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抵抗日本。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1933年第29军长城抗战时,奉命率部增援喜峰口、潘家口,与敌激战,取得胜利,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抗日军民的士气。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7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他指挥部队与日军激战,身负重伤仍指挥作战,壮烈殉国。19377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赵登禹为陆军上将。抗战胜利后,北平市政府将北沟沿改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

 

南口战役

 

193788日晨,日军进犯第13军南口防地,我守军拼死抵抗,至26日血战18天,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此役被称为南口战役。

南口战役,在中华民族神圣的抗战史上占有多个“第一”:它是中日大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阵地战、是国民党中央军与日本精锐部队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日军第一次在中国战场上受到重创;是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个大战役。南口战役是北平抗战史乃全国抗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勇悲壮的南口战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和斗志,“博得了全世界的惊讶和赞扬”。

 

南口的地势与防守

 

南口一带多崇山峻岭,关隘重叠,是我国著名的天险之一。太行山脉东行至南口一带,两山夹峙,由东南向西北形成一个狭长的盆地,平绥路纵贯其中。盆地南端是南口两侧的高山,南有长城内壁,北是长城北墙,山上只有羊肠小道。

为了保卫、抢占南口,敌我双方都部署了雄厚的兵力。我军的防守部队为汤恩伯第13军第89师、第4师及以后增援的第21师、第94师、第72师及两个炮兵团。

日军派出两个混成旅团、板垣第5师团及川岸第20师团之一部。第89师主力在苏林口、南口、居庸关、德胜口一带占领阵地,第4师控制沙城、怀来。

 

南口正面的战斗

 

88日,日军200余名骑兵在德胜口作试探性进攻,经我第89530团谭乃大部反击,相持1小时后退去。

10日,日军以1000余名骑、步兵,在10余门大炮、5架飞机的掩护下,向苏林口、虎峪、德胜口一带发起猛攻,南口正面战斗开始。日军4个多个小时的狂轰乱炸,龙虎台阵地成为一片焦土。至15日,敌我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攻守战。第89师官兵的英勇抵抗,使日军始终不能逾越居庸关,突破南口正面防线。

12日,52937连在连长隆桂铨率领下,冲上日军坦克,把手榴弹、驳壳枪子弹往坦克车的空隙里送,击毁了6辆坦克。7连的官兵牺牲了三分之二,连长隆桂铨阵亡。

14日,日军100多门大炮向中国军队第529团阵地猛射,20多架飞机和三四十辆战车掩护着步兵冲锋。中国军队官兵与日军生死搏斗,击退了进攻,一个团官兵仅剩下100余人,罗芳珪团长也受了伤。前来增援的533314日晚到15日晨,与日军激战一夜,歼敌四五百人,炸毁5辆战车,缴获机枪30多挺。15日,5333营坚守的南口右侧阵地遭到日军猛烈的攻击,全营殉国。

 

日军迂回进犯

 

南口正面久攻不下,日军于是采用迂回战术进犯南口战线右翼。17日,右翼激战开始。

812日第134师调1920两团到横岭城一带布防,第19团在禾子涧、老渔沟、黄土洼一带,20团在黄楼院和骡子圈方面,以850高地为衔接点。

17日,3000名日军在30门大炮掩护下,分两路向南北西岭的19团阵地和850高地猛扑,双方展开攻守战。此时42324团赶到增援。1819日两天战事重点移到850高地和黄楼院。敌我双方伤亡惨重。我21122团团长刘芳桂在血战中殉国。19日日军在黄楼院使用了毒气。

19日起,日板垣师团运到前线。21日,日军在黄土洼向850高地发起总攻。850高地十得十失。72416团团长张树桢浴血沙场壮烈牺牲。22日,日军向灰岭子、镇边城发起进攻。823日,镇边城沦于敌手。长城防线被突破。镇边城的失陷是南口战役的转折点。

 

支持据点 固守待援

 

平绥路被截断,镇边城陷落,南口形势发生变化,13军对南口的防守只能陷入支持据点、固守待援的境地。823日夜,汤恩伯下达了固守据点令,规定了固守区、防守部队和指挥官。命令各守备点“非有命令,不得转移和放弃”。24日起日军发起了总攻。居庸关、陈家堡、横岭城受到猛攻,各据点被各个包围,我军米粮难以支持。卫立煌率部由易县涞源增援。由于山路崎岖,又遇到敌军阻挠,24日,才攻下大村。至青白口又遇大雨,不能如期到达南口。826日,汤恩伯奉命下达转移令,向桑干河右岸突围。

此役中国方面投入兵力6万余人,日本动用兵力7万人。中国军队以伤亡33692人的代价歼敌1.5万余人,挫伤了日军的气焰, 迟滞了日军的进攻,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831日,在延安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时事评论”中对南口战役的功绩做出了高度评价。

 

卫立煌(18971960)(来自:纪念馆1层人物介绍)

字俊如。安徽合肥人。陆军二级上将。被史迪威誉为“国民党军队中最能干的将领”。1917年进入孙中山的卫队担任卫士、排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任南京卫戍副司令。1935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河南省政府主席、中国远征军代司令长官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卫立煌说:“保国为民是我们的天职。我们要做走上抗日前线的准备。”7月底,日军首犯平、津。卫受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职,请缨北上。他率领3个兵团和一个独立旅,昼夜兼程北上南口前线。卫部和日军交锋相当激烈,双方都有重大伤亡。卫立煌几次亲临第一线指挥,使得中方阵线比较稳定。而后,卫立煌担任晋北、忻州、忻口一带防御任务,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卫立煌以抗日为重,主张国共合作共同对敌。1943年任中国远征军代司令长官,因打通中印公路,名扬中外。19481月任东北“剿总”总司令,所部在辽沈战役中惨败,逃亡南京,被软禁。1949年初秘密去香港。1955年,从香港回到北京,被周恩来称作“起义将领”。卫立煌先后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为尽快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继续与国民党就红军改编、苏区改制等问题进行谈判,并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次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谈话》,指出团结的必要,事实上承认了中共之合法地位,标志着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图片:

1、《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影印件《图鉴》第194

21937713日毛泽东在延安号召“共产党员和抗日的革命者应准备随时出动到抗日最前线”。《图鉴》第195

319377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抗战讲话,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全国性抗战局面形成。《图鉴》第195

4、蒋介石在平津沦陷后发表抗战声明《图鉴》第193

 

全国五大抗战区域的划分与红军的改编

 

应国民政府之邀,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于19378月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向会议提交了《确立全国抗战之作战战略计划及作战原则案》。820日,国民政府颁布了抗日战争指导方案和作战指导计划,将全国划分为5大战区,并颁布了各大战区的战斗序列。

1937822日,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名为第18集团军),朱德为总指挥,全军共计4.6万人。同年12月,中共领导的南方814个地区(不含琼崖)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为军长,全军1.03万余人。

在中共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全国性的、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

 

图片:

1、国民革命军各战区作战地境划分图(19378月)《图鉴》第199

2、国民革命军各战区战斗序列(1937820日)及各战区指挥官《图鉴》第200

3、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斗序列(19378月)及八路军部分将领《图鉴》第200-204

4、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战斗序列(19372月)及新四军部分将领《图鉴》第208

 

中国抗战的指导路线和战略方针

 

1937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确定了全国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军事战略方针。

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初步确定了抗日战争战略方针与作战原则。19383月,国民党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对抗战初期的外交、军事、政治、经济、民众运动和教育等诸多方面做出了规定。

19385月,毛泽东先后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并科学地预见到中国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大阶段。强调要实行人民战争,并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问题。毛泽东为中国抗日战争指明了正确方向。

 

图片

119378月洛川会议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第214页上图

219384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第216页下图

319385月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成为指导中国抗战的纲领性文献《图鉴》第214页下图

4、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封面、《论持久战》封面及朱德著《抗日游击战争》封面。《图鉴》第215页左上角和下半页                                    

忻口、太原会战

 

日军占领平、津后,又相继沿平绥、平汉、津浦线展开进攻,中国军队顽强抗击。19379月,日军投入4个师团共14万兵力沿正太路西进攻太原,中国军民奋起反击,展开了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和太原保卫战,历时一个多月,共毙伤日军近3万人。八路军各部队主动打击日军,配合友军作战,如夜袭阳明堡机场等。特别是平型关伏击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

此役中国军队亦损失严重,伤亡10万余人,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骐、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以身殉国。此役极大地削弱了日军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沿平汉铁路南下的作战行动,为华北地区抵抗最坚决、最持久、战绩最显著的战役之一,也是国共合作抗日配合较好的一场战役。

 

图片:1、忻口、太原会战中国军队作战序列(19379月—118日)参见《图鉴》224

2、忻口、太原会战中国军队部分主官:

阎锡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黄绍竑(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

朱德(第18集团军总司令)

杨爱源(第6集团军总司令)

傅作义(第7集团军总司令)

卫立煌(第14集团军总司令)

孙连仲(第2集团军总司令)

邓锡候(第22集团军总司令)

郝梦龄(第9军军长)

 

阎锡山 (1883—1960)

字百(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河边村(今属定襄)人。陆军一级上将。

北洋军阀晋系领袖,清朝举人。1929年任陆海空军副总司令。1930年元旦,获国民政府颁授一等宝鼎勋章,但随后便与蒋介石就军队编遣意见相左,联同冯玉祥,李宗仁另组“国民政府”并任“国民政府”主席,引发中原大战。9月,张学良通电支持蒋介石,并派兵入山海关。冯、阎大败。阎锡山先到大连,之后再回山西。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部寻求和解。阎于19323月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与中共薄一波、徐向前等人合作。抗日战争中参与并指挥了忻口、太原会战等诸多大小战役战斗。

 

淞沪会战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双方均投入几十万兵力。历时3个月。中国军队因战略指挥失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30多万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此役日军伤亡5万余人,是19路军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毅然发动、轰轰烈烈的展开并得到人们群众广泛支持的重大抗日战役,给日军重大杀伤,粉碎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其曲折壮观的战斗历程永远值得中国人民纪念。

 

图片:

1、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作战序列(19378月—11月)《图鉴》第234

2、淞沪会战中国军队部分军官

         第三战区总司令  冯玉祥(813日—910日)   《图鉴》第235

蒋介石委员长(兼职,811日—1112日)

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  顾祝同《图鉴》第235

江防军总司令刘兴《图鉴》第235

左翼作战军总司令  陈诚《图鉴》第235

中央军总司令 张治中《图鉴》第235页中央军总司令 朱绍良《图鉴》第235

右翼作战军总司令 张发奎《图鉴》第235

319378月,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统一指挥淞沪会战。图为冯玉祥(右1)与淞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右2)在前线指挥部共同研究作战方案《图鉴》第239页右上角

419379月,蒋介石(左1)兼第三战区司令,在淞沪前线督战《图鉴》第239页左上角

51937814日,中国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图为《申报》的有关报道《图鉴》第239页右下角

6、中国军队第18军第98师第583团第3500名官兵在姚子青营长率领下为固守宝山县城全部壮烈牺牲《图鉴》第240页右上角

7、中国军队中央军第881师第262旅第524团副团长谢晋元

《图鉴》第241页中偏右

8、中国军队中央军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第1营“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坚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顽强阻击敌人数日,伤亡惨重。其爱国壮举感人至深《图鉴》第241页右下角

9、“八百壮士”孤军据守四行仓库《图鉴》第241页右上角

101937814日,中国空军轰炸日军军舰,迎击杭州湾上空的日机,首创击落日机3架,自己无一伤亡的记录。 图为中国空军编队《图鉴》第242页左上角

11、中国空军第4大队大队长高志航《图鉴》第242页右下角

12、中国空军第5大队第24中队中队长刘粹刚在执行抗击日军任务中以身殉国《图鉴》第242页左下角

13、中国“宁海”号巡洋舰在19379月江阴作战中浴血奋战,击落日军4架,伤亡60余人,后中弹下沉《图鉴》第242页中偏右

14、上海各界临时设置了许多伤员医院用于抢救淞沪会战中负伤官兵《图鉴》第243页上

15、上海儿童在街头募捐,慰劳前线抗日战士《图鉴》第243页中右

16、外籍修女照料在淞沪会战中负伤的中国官兵《图鉴》第243页左下角

 

平型关战斗

 

1937925日,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兵分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攻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根据总部命令,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秘密集结待机伏击日军。最终以八路军取得歼灭日军1000余人胜利告终。此次战斗给日军最精锐的部队坂垣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歼灭性打击,从而长了中国人民反侵略志气,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平型关战斗是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歼灭战,也是国共抗日统一战线结成后的首次协同作战。之所有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说明抗日统一战线极大地增强了全国抵抗外国侵略的力量,其伟大作用已开始显现出来,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附照片:第115师师长林彪    115师副师长聂荣臻    115师第343旅旅长陈光

        115师第344旅旅长徐海东   

 

南京保卫战

 

1937119日,上海全部失陷。此时,国民政府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公里的首都南京实施保卫作战。121日,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南京保卫战开始。1120日,蒋介石通电全国,告知中央政府各级机关移驻重庆。

129日,当攻占市区及要求投降遭拒后,日军在朝香宫鸠彦王指挥下向南京发起大规模进攻,数量庞大的敌人迫使国军指挥官命令国军在1212日晚上渡过长江撤退。

1213日,日军第6师团及第114师团首先攻入城内,与此同时,日军第9师团攻入附近的广化门,而日军的第16师团则攻入中山及太平门,同日下午,南京在当日日落时落入日军手中。

在随后的6个星期,日军展开了南京大屠杀。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所部野蛮地屠杀了放下武器的俘虏、平民,总数达30万人以上。

中国军队退出南京以后,1217日蒋介石发表了《我军退出南京告国民书》,并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国政府坚决抗战的决心:“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或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予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平、津、沪、宁的失陷,并未像日本所预期的那样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相反的更加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爱国精神,促进了各阶层各政党及各地方势力之间的团结,掀起了全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的新高潮。

 

1、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作战序列 《图鉴》第247

2、附照片: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部分主官

唐生智

罗卓英

  

桂永清

萧山令

王敬久

孙元良

 

徐州会战

 

1938315日,北路日军矶谷师团不待东南两路日军的配合,攻陷藤县后南下徐州。藤县守军第122师师长王铭章及所部一些官兵以身殉国。为保卫徐州,李宗仁决定扼守京杭大运河河北要塞台儿庄,在当地与日军展开大规模的决斗,成功包围了日军矶谷师团,歼灭日本军队一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70余门、战车40余辆、装甲车70余辆、汽车100余辆、步枪上万支及基地大量的作战物资,日军精锐第10师团被歼,第5师团被重创,史称台儿庄大捷,震惊世界。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虽然未能阻止后来日军攻陷徐州,但为武汉保卫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意义重大。

 

1、附图:李宗仁、李品仙、张自忠、孙桐萱、庞炳勋、孙连仲、徐源、廖  磊、王铭章

2、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赴前线督战。《图鉴》第263页左上角

3、蒋介石在台儿庄与白崇禧(右)李宗仁(左)合影《图鉴》第244页左上角

4、为阻止日军进攻中原重镇郑州,193869日,郑州以北的花园口黄河堤防被炸开,平汉路以东,直至江苏、安徽的40多个县市变成一片汪洋,形成了黄泛区。此举虽然阻挡和延缓了日军前进的步伐,但也造成了黎民百姓的重大死伤和损失。图为陷在黄泛区的日军《图鉴》第268页左下角

 

李宗仁(18911969

字德邻。广西临桂(今桂林)人。19354月,被授为陆军一级上将。19366月,与广东陈济棠等发动“两广事变”,反对蒋介石。7月,与蒋妥协,就任广西绥靖公署主任。19379月,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81月,兼安徽省政府主席。16月指挥约60万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徐州会战,以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相结合,获台儿庄大捷。610月,参与指挥武汉保卫战。1939年起,先后指挥随枣、枣宜、豫南等会战,抗击日军。19452月,任军事委员会汉中行营主任。

 

李品仙(18901987)

字鹤龄。广西苍梧人。19373月由陆军中将晋上将衔。“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历任第11、第21集团军总司令、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十战区司令长官等职,率部先后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随枣会战等战役。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是19386月至10月中国军队为保卫武汉同日军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役。百万名中国军队在陈诚指挥下抗击畑俊六指挥的25万余名侵华日军,战场在长江南岸及北岸,横跨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及湖北省,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著名的战役。

就战役而言,日军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但就战略而言,则日本并未能实现其“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战略企图。武汉会战不仅使日军又遭到一次战略性失败,而且成为日军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的转折点。从此,中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图片:

1、武汉会战中国军队作战序列  《图鉴》270页—272

2、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第五战区代理司令长官白崇禧

第五战区第3兵团总司令孙连仲

第五战区第4兵团总司令李品仙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陈诚

第九战区第1兵团总司令兼武汉卫戍总司令   薛岳

第九战区第2兵团总司令张发奎

第九战区第29军团军团长兼第64军军长李汉魂

第九战区第9集团军总司令 吴奇伟

第九战区第32军团军团长兼第52军军长   关麟徵

武汉卫戍区田家镇守备区指挥官兼第73军军长   王东原

3、第五战区第3兵团第2集团军第42军军长冯安邦于193811月赴襄阳途中遭日军轰炸殉国《图鉴》第277页右下角

4、武汉会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共商抗日大计

图为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左1)和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左2)、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左)在武汉与郭沫若的合影《图鉴》第274页中间偏右第1幅图

 

5193810月,中国第九战区第1兵团在江西万家岭战斗中,毙敌3000余人,取得万家岭大捷。图为中国军队在万家岭战斗中正与日军激战《图鉴》277页左上角

6、万家岭阵地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坟墓《图鉴》第277页中间偏右

7、武汉会战中,中国海军中山舰被日军击沉,舰长萨师俊及部分官兵壮烈殉国《图鉴》第278页上半页的两幅图片

8、武汉保卫战期间,苏联航空志愿队配合中国空军,多次袭击日军机场和军事设施。19382月至6月,在武汉上空进行了3次空战,共击落日军飞机47架。图为参加武汉第一次空战的中国官兵《图鉴》第279页上图

 

广州战役

 

193810月侵华日军为策应武汉会战以8万余人发动了广州战役,中国守军第四战区集中3个师的兵力予以阻止,交战激烈,双方伤亡较大。21日,日军突破中国军队防御进占广州。广州失陷,使中国失去了主要的国际物资输入线,给持久抗战造成了新的困难。

 

图片:1、广州战役要图(《大战图志》第89页)

2193810月,日军占领广州市政府。

 

敌后战场的开辟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

19379月—193810月,八路军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余人,收复了大片国土。八路军发展到15.6万人,新四军发展到2.5万人。敌后抗日根据地(含游击区)总人数达5000万以上。

敌后战场的开辟,牵制了日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是中共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条件

 

附图:1、八路军创建华北抗日根据地略图(19379月—193810月)《图鉴》第284页上

2、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在聂荣臻率领下,以五台山为中心,在华北创建了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图为晋察冀军区司令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在反日军八路围攻中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图鉴》第287页上

3、八路军120师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晋西北抗日跟军地。图为120师师长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在前线指挥作战《图鉴》第288页右上角

4、八路军第129师和第115师第344旅共同创建了依托太行、太岳两山脉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图为向敌后挺进的八路军第129师《图鉴》第290页右上

519381月,邓小平接替张浩任八路军第129师政治委员。图为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右)、政治委员邓小平(中)、参谋长李达(左)合影《图鉴》第290页右上角

6、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右)与第129师师长刘伯承(中)、政治委员邓小平(左)在太行前线研究作战计划《图鉴》第290页下图

7、山东省政府第六区专员范筑先在中共山东地方组织的支持下,在以聊城为中心的鲁西南地区,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19381月,范筑先在保卫聊城的战斗中殉国《图鉴》第296页中间偏左

8、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书记薄一波提议并帮助阎锡山建立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为骨干的新军,后编入八路军序列。图为薄一波在山西沁县《图鉴》第297页左下角

9、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臂章《图鉴》第297页左半边中间图片

10、新四军向华中地区战略展开示意图(19384月—194012月)

《图鉴》第298页上图

11、新四军领导人陈毅(右)、项英(中)和张云逸(左)合影 《图鉴》第299页中间偏左

12、活跃在苏南抗日战场上的新四军女战士《图鉴》第299页中间偏左

13、毛泽东和彭德怀在延安《图鉴》第308

14、周恩来和刘少奇在延安《图鉴》第308

15、中共中央部分领导人在延安(右起:张闻天、毛泽东、王明、邓发、刘少奇、王稼祥、陈云)《图鉴》第308

161940年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在延安窑洞里办公《图鉴》第308

17、八路军主力挺进抗日前线后,留守陕北的部队组成八路军后方留守处,193712月改称留守兵团,萧劲光任司令员。图为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萧劲光(右)、政治部主任莫文骅(中)和第385旅副旅长耿飚(左)在一起《图鉴》第309页右上面

 

南昌会战

 

日军占领武汉后,战略性进攻已告停止。为打破中国守军对武汉的包围态势,日军于19393月发动了南昌会战。日军在战斗中施放毒气,中国守军虽奋勇抵抗,但仍未能阻止敌人的进攻。5月,南昌沦陷。

 

照片:1、南昌会战第九战区参战部队作战序列(19392月) 《图鉴》第344

2、南昌会战经过要图《大战图志》第235页下

3、南昌会战中为国捐躯的中国第29军军长陈安宝中将《大战图志》第236页上图

4、参加南昌会战的中国第32集团军第29军预备第10师师长方先觉(左)和副师长蒋超(右)合影《图鉴》第343页右下角

 

随枣会战

 

随枣战役发生于19395月,中国军队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枣阳地区与日军的作战。51日,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为解除中国军队对平汉线交通的威胁,以第三、第十三、第十六师团和骑兵第二、第四旅团等,向随县、枣阳地区进攻。为牵制和阻击日军进攻,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所属部队编为左、右两个集团军和江苏防守军进行防御,并实行反击。战至23日,第五战区部队先后收复枣阳、随县。日军退回钟祥、应山,恢复战前态势,会战宣告结束。此次战役,毙伤日军1.3万人,中国军队伤亡2.5万余人。

 

附照片:

1、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2、右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

3、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品仙

4、鄂豫皖边区游击总司令廖磊

5、江防军司令郭忏

 

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又称为“第一次长沙战役”、“湘北会战”,日本称“湘赣会战”),指19399月至10月期间,中国第九战区部队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区对日本军队进行的防御战役。此战役是继欧洲大战爆发后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攻势。日本为达到对国民政府诱降和军事打击之目的,集中10万兵力从赣北、鄂南、湘北三个方向向长沙发起进攻。第9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1939101日被正式任命为司令长官)为保卫长沙,利用山岳江河有利地形组织防御,采取以湘北为防御重点、“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作战方针,调动30多个师和3个挺进纵队,共约24万多人参加此战役。至109日,中国军队第195师恢复到进占鹿角、新墙、杨林街之线,日军陆续退回新墙河以北地区:至1014日,双方恢复战前态势。此役,日军伤亡2万余人,中国军队伤亡3万余人。

 

附照片:1、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

        2、第九战区司代令长官薛岳

        3、第11519202730集团军总司令与湘鄂边区挺进军司令卢汉,关麟徵、罗卓英、商震、霍揆章、杨森、王陵基、樊松甫

 

桂南会战

 

桂南会战指193911月—194010月期间,中国军队在广西南部地区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的作战。19391113日,日军为截断滇越铁路,封锁中国西南的国际交通线,发动了对南宁地区的进攻并曾两次攻占昆仑关。经反复激战,中国守军第四战区部队奋勇作战,终于19401028日先后克复龙川、南宁,将日军全部驱逐桂南地区。桂南作战胜利结束。此战役是抗战期间在广西境内进行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

 

附照片:

1、第35集团军总司令  邓龙光

2、第46军军长  何宣

3、第76师师长  王凌云

4、第5军军长  杜聿明

5、第5 200师师长  戴安澜 

6、第5军新编第22师师长  邱清泉

7、第5军荣誉第1师师长  郑洞国

 

枣宜会战

 

1940年侵华日军为确保武汉,集中7个师团的兵力,于52日进攻枣阳宜昌。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6个集团军进行堵击。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531日晚日军强渡襄河,614日攻占宜昌。16日,中国军队全面攻击,分别到达江陵、宜昌、当阳、钟祥、随县(今随川市)、信阳以北一线,与日军对峙。这次会战,日军虽攻占宜昌,但并未解除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

 

附照片:

第五战区右集团军总司令兼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以身殉国

 

张自忠(18901940)(来自:全国双百人物揭晓)

字荩忱。山东省临清县人。在抗日前线殉国的最高级别的将领。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1年后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打退了日军,守住了阵地。全国抗战爆发后,先后任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19383月,日军进犯台儿庄,奉命率第59军急行军增援台儿庄作战,为整个战役胜利赢得了时间。19405月,中国军队与日军15万精锐部队在枣阳、襄阳、宜昌等地进行枣宜会战。他亲自率领部队与敌寇决战。在部队被敌层层包围的不利态势下,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力战不退,与敌寇拼死搏杀,最后身中7弹,壮烈殉国。弥留之际,他留下最后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张自忠将军为国家为民族不避艰险、不惜牺牲的勇气和精神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将烈士墓扩建为张自忠烈士陵园,并于198610月,由民政部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北京、天津、武汉等城市建有“张自忠路”。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1940820日—1941124日期间发动的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大规模破袭作战,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战略性进攻战役,重创了日军,坚定了敌后军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念。据不完全统计,此役共对敌战斗1824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拔除据点2900多个,破坏铁路470余公里,破坏公路1500余公里,并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部分地区,缴获各种火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枝(挺)。此役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和中毒2万余人的代价。

 

补:百团大战中国军队战斗序列(1940820日—125日)见《中国抗日战争图鉴》第406

 

彭德怀(18981974

原名彭德华。湖南湘潭人。参加了长征。1935年起任陕甘支队司令员,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37年卢沟桥抗战后,历任八路军副总指挥(后改称第18集团军副总司令),中共北方局代书记。1945年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抗战期间,曾指挥过百团大战等著名战斗战役。

 

左权(19051942)(来自:全国双百人物揭晓)

 

湖南省醴陵县人,中共党员。 抗日殉国将领。

  左权1924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红5军团15军军长兼政委、中革军委一局局长、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10月参加长征,并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以及直罗镇、东征等著名战役战斗。19365月,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全国抗战爆发后,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残酷扫荡,威震敌后。1940年秋,协助彭德怀指挥著名的百团大战。194111月指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进行黄崖洞保卫战,经8昼夜激战,以较小的代价歼敌千余人,被中央军委称为“‘反扫荡的模范战斗。从1939年—1941年,他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等文章,总结敌后抗战经验。1942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扫荡25日,他在山西省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时年37岁。

 

豫南会战

 

19411月,日军为了消灭豫南地区中国军队第5战区主力部队,以华中派遣军第11集团军为主,在华北方面军一部配合下,纠集步兵7个师、骑兵1个旅、战车3个团的兵力,在司令官园部和一郎的指挥下,分左、中、右3个兵团,向豫南发动进攻。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采用避实击虚的战略,留少数兵力正面抗击,主力转向两翼,待日军进攻兵力分散时,从其两翼及背后围歼之。相继收复舞阳等地,迫使日军于27日撤回信阳附近,恢复原态势。此役,中国军队毙伤日军9000余人。

 

附照片:

1、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2、第五战区司副令长官李品仙

3、第五战区司副令长官兼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

4、第五战区第33集团军总司令冯治安

5、第五战区第31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

 

上高会战

 

1941315日,日军调集第33、第34师团及第20混成旅团,分北中南三路秘密集结。在第11集团军司令官阿南惟畿指挥下,企图对上高实行分进合击,打击和削弱中国军队,以巩固华中战略要地南昌地区。由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指挥,集中了第49、第70、第73、第74军约11个师的兵力参加作战,并于42日击败来犯之敌,克复棠浦。本次作战虽然规模不大,作战区域较小,持续时间不长,但对中国军队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始终掌握着战场主动权而致胜利的会战。当时称为“上高大捷”。这次会战之所以会取得胜利,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军针对当面敌情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

 

补:上高会战第九战区参战部队作战序列(19413月),见《图鉴》第374

 

附照片:

1、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

2、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

3、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

4、第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

5、第74军军长王耀武

6、第19集团军第70军第19师师长唐伯寅

 

晋南(中条山)会战

 

19415月,为了占领晋南战略要地,日军调集6个师团,3个旅团共10余万兵力向晋南(中条山)地区发起进攻。中国第一战区以7个军的兵力顽强阻击日军,但损失惨重,日军于527日占领中条山。据日方统计,中国军队被俘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日军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蒋介石在谈到中条山会战的惨败时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抗战史上最大的耻辱”。这次会战是193711月太原会战之后日军在华北正面战场发动的仅有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也是中国军队因准备不足付出沉重代价的一次战役。军长唐淮源、师长石作衡、寸性奇、王竣等以身殉职。但是,中国军队不怕流血牺牲,顽强突出重围,坚持游击作战,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令人感到虽败犹荣。

 

附照片:中条山会战中英勇殉国的中国第3军军长   唐淮源中将  《大战图志》第264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97日,日军以10万余兵力进攻长沙;企图消灭第9战区中国军队主力,打通粤汉路。第九战区以10多个军约27万人与日军进行决战。本次会战至109日结束,历时一个月,最终第九战区由于指挥失误、情报失灵和第三、第五和第六等友邻战区策应乏力等原因而陷入被动,伤亡惨重,双方在新墙河一线形成对峙局面。此役,中国军队伤亡失踪7万人,日军伤亡2万人。

尽管中国军队在这次战役中严重失利,但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却仍旧高昂。对此,连日军也不否认。尤其是中国军队对宜昌日军的反攻规模和顽强斗志方面,均超出了日军预料。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1941128日(东京时间,而夏威夷时间为12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美英对日宣战。9日,中国国民政府对日、德、意三国宣战。11日,日、德、意两国与美国相互宣战。1942年,112日,由中、美、英、苏领衔,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正式形成。

 

图片:

1、日袭珍珠港

2、联合国宣言

 

中国战区建立

 

为了使中国抗日战争与盟国的全球战略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中国抗日战争担负起牵制和消耗日本主要力量的任务,19411229日,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起草了一份备忘录,建议中国成立一个盟军作战行动司令部。美国总统罗斯福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征得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同意后,于31日致电蒋介石,提议成立中国战区(包括泰国和越南),由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并成立盟军联合参谋部。罗斯福于122日任命曾在华供职务多年的史迪威中将为中国战区盟军参谋长。23日,蒋介石正式就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

 

附照片:

1、罗斯福

2、丘吉尔

3、马歇尔

4、蒋介石

5、史迪威

 

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艰苦抗战

 

日本帝国主义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后,为了尽快解决“中国事变”,把中国变成大东亚战争的基地,对华北、华中和华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蚕食”、“清乡”。敌后军民克服极端严重困难,展开艰苦卓绝的反“扫荡”、反“蚕食”和反“清乡”斗争,牵制和歼灭大量日军。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敌后军民终于渡过了难关,使敌后抗日斗争重新出现了高潮。

 

图表: 1941-1942年敌后抗日根据地斗争形势图《图鉴》第424

图注:1、日本对华北华中等抗日根据地频繁进行残酷的“扫荡”、“蚕食”、“清乡”,加之发生自然灾害,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局面。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至40万人,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减少至5000万以下。

2、图为日军在抗日根据地周围构筑的碉堡和封锁沟《图鉴》第425页左上角

3、日本封锁抗日根据地使用的铁丝网《图鉴》第425页左下角

419419月,晋察冀军区狼牙山五壮士在反“扫荡”中,宁死不屈,舍身跳崖。图为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狼牙山棋盘坨《图鉴》第429页左上角

5、木刻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图鉴》第429页右上角

6、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副班长葛振林(右)、战士宋学义(左)被树丛挂住脱险。《图鉴》第429页中图

7194111月,日军围攻晋东南黎城北黄崖洞兵工厂,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与日军激战5昼夜,毙伤日军700余人,取得黄崖洞保卫战的胜利。图为黄崖洞保卫战烈士纪念塔《图鉴》第430页左上角

819425月,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反“扫荡”中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在山西辽县麻田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图鉴》第432页中偏右

9、左权送给技术人员的望远镜《图鉴》第432

10、左权给妻子刘志兰的信《图鉴》第432

11、左权将军追悼大会《图鉴》第433

12、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叶剑英参谋长悼念左权将军的诗词《图鉴》第433

13194251日起,日军出动5万余人,对晋中抗日根据地实行“大扫荡”。敌后军民密切协同作战,歼灭日伪军1万余人。图为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正在前线《图鉴》第434页左上角

14、平西人民在石壁上刻标语:“坚决保卫平西抗日根据地”《图鉴》第436页右下角

15、华南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中的小游击队员正在向敌人射击。《图鉴》第436页中间偏右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12月下旬—19421月中旬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就中国战场而言,此战是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的战略相持阶段中,至19455月中国军队方面获得的最大战役级别的胜利。此役,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5万余人。

 

增补:第三次长沙会战取胜后,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部招待各国官员暨中外记者参观第三次长沙会战战场。 《图鉴》第443页右下角

 

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抗日之战

【全文完】

 

 

 

 

 

 


在 2014-06-18 09:06:30,"《诗词世界》投稿邮箱" <<A href="mailto:shicishijie@163.com">shicishijie@163.com> 写道:
- 显示引用文字 -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