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艺漫谈
四种鸟的诗歌意象
史文山
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鸟的名词,例如杜鹃(杜宇、子规、布谷)、鹧鸪、寒鸦、喜鹊、凤凰、鸿雁,燕子、鸳鸯等,古人借用其生活习性和形体特点来表达某种情思,使之有所寄托。这些鸟类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鸟了,而是一种人的特定情绪了,这就是意象。由于这些鸟大都活动在野外,而现在作诗的人却大都生活在城市里,很不熟悉这些精灵,甚至见都没见过。可是现在诗中依然沿用这些鸟的意象。如果不懂一些鸟的习性和古人意蕴,在作诗时就很可能搞错,甚至意思全然相反了。其中有三种鸟的意蕴很容易混淆。这就是鹧鸪、杜鹃和斑鸠。这三种鸟形体个头大致相同,都在春天鸣叫,但又各有特点。鹧鸪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成年的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约300克左右。杜鹃体形大小和鸽子相仿,但较细长,上体暗灰色,腹部布满了横斑。脚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后。飞行急速无声。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斑鸠有四种,我国常见的品种有:火斑鸠,珠颈斑鸠,山斑鸠,还有人工培育的白斑鸠。体长28公分(11寸)。体淡红褐色,头蓝灰色,尾的端部蓝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颏和喉粉红色。雌雄羽色相似。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秋冬季节迁至平原,飞行似鸽,常滑翔。鸣声单调低沉。它们都在在古诗词中有特定的内涵。
鹧鸪鸟意象:鹧鸪的鸣声很特别,远远听去仿佛在呼唤着“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于是,在古人的作品中,鹧鸪的啼声总是被当作一种离别时的声音来使用,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它不能用来表达欢快情绪。
杜鹃鸟意象:杜鹃鸟,又叫杜宇、子规、民间称布谷鸟。因其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于是人们附会为人之啼哭使口角流血。传说蜀地的君主望帝,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如此人名与鸟名合二为一。古诗中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如李商隐《锦瑟》:“望帝春心托杜鹃”;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此鸟啼叫之时正值映山红花盛开,民间传说附会为杜鹃鸟啼叫滴血在花上,将花染红,于是将映山红花也称为杜鹃花,于是花鸟同名。也是因其芒种前后,几乎昼夜都能听声那宏亮而多少有点凄凉的叫声,叫声特点是四声一度——“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快快播谷!快快播谷!”似乎在召唤人们播种,所以农村称其为布谷鸟。杜鹃总的来说是用来表达悲苦情绪的,不能表达欢乐情绪。
有一种说法是精卫鸟就是杜鹃,这种说法不正确。精卫鸟是神话传说中炎帝女儿女娃的化身,表现的是人和大自然愤争的关系。其形体特点和叫声和杜鹃不同。《山海经。精卫》:“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可见精卫鸟浑身发黑,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嘴,红色的爪爪。叫声凌厉。无论体型和叫声与杜鹃都是不同的。
再一个鸟儿是斑鸠,就是鹁鸪,亦作"鹁姑"、鹁鸠。它的叫声是“咕咕,酷——咕咕,酷”,这就是俗称的咕咕鸟,有些地方叫喽喽。这种鸟和前两种不同,前两种是在野外活动,有时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而咕咕鸟适应性强,在城市里也经常看到,属于杂食鸟。其习性欢快跳跃,用来表达欢快情绪。王维诗《春中田园作》:“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诗人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的活动)等意象,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春天,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宋梅尧臣《送江阴佥判晁太祝》诗:"江田插秧鹁鸪雨,丝网得鱼云母鳞。"宋陆游《东园晚兴》诗:"竹鸡羣号似知雨,鹁鸪相唤还疑晴。"宋薛季宣《闻鸠》诗:"新妇抱儿未归去,愧死鹁姑啼满园。"清赵翼《淝水》诗:"何处遥天听鹤唳,鹁鸪声里晓耕云。"这些诗句表达的都是春天美好的意思。
另外,有一种说法说《诗经》的第一首诗《周南·关雎》第一句就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为“雎鸠”就是斑鸠。这也是不对的。雎鸠是水鸟,类似鸳鸯,它的叫声就是“关关关关”。在每年的求偶季节里,已经结伴成定偶的雄鸟与雌鸟,双双出没于江河湖泊中的沙洲嬉戏觅食,并时常发出"关关"地和鸣。如果有一只鸟儿叫了一声"关",另一只鸟儿会马上应和一声"关",一呼一应紧密相连且短促响亮,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雎鸠这种鸟儿就是连叫两声的呢。雎鸠比喻新婚的夫妇,恩恩爱爱,形影不离。雎鸠飞翔能力弱,而斑鸠飞翔能力强,经常来往于大树之间。这也是两种鸟的不同之处。
志士诗多慷慨声
郑雪峰
——于右任诗简论
于右任自是以书法和诗作为余事的,尤其是其早年,奋身革命,书法和诗词不过是其随意表达情感或抒写志向的一个工具。但正是由于其志士的襟怀,英雄的怀抱,其诗别有一种光芒,逼人眼目。清代著名诗歌理论家叶燮在《密游集序》中曾说:“古今有才人之诗,有志士之诗。事雕绘,工镂刻,以驰骋乎风花月露之场,不必择人择境而能为之,随乎其人与境而无不可为之,而极乎谐声状物之能事,此才人之诗也。处乎其常而备天地四时之气。历乎其变而深古今身世之怀,必其人而后能为之,必遭其境而后能出之,即其片语只字,能令人永怀三叹而不能置者,此志士之诗也。才人之诗,可以作,亦可以无作;志士之诗,即欲不作,而必不能不作。”于右任自22岁欲上书陕西巡抚岑春煊请其手刃慈禧(后为同学劝阻)始,即蕴育了革命思想的萌芽,至26岁因“昌言革命”亡命上海,渐次开始了其革命的行动,而后见孙中山,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组军讨伐袁世凯,招旧部解陈炯明兵变,直至参预国民政府,历经艰辛挫折,正所谓“历乎其变而深古今身世之怀”,故于右任之诗可称为志士之诗,远非嘲风弄月者所能比。
志士诗的内容决定了其诗的品格,志士诗的价值所在最首先是在他的内容,于右任的诗可看作是其革命史的一个记录(当然这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史的一个记录)柳亚子为于右任诗集题词说得好:“落落乾坤大布衣,伤麟叹凤欲安归。卅年家国兴亡恨,付与先生一卷诗。”于右任的诗一方面内容记录了他的思想情怀,诗里有许多地方写到了他对贫苦人民的哀悯——这是他革命的原因。如《郊行》:
芳草复芳草,战场连战场。
自然生涕泪,何况见流亡。
麦搞天无雨,坟增国有殇.
炊烟添几处,讵忍说壶桨。
时于右任在陕任靖国军总司令,战伐之际,百姓流亡,炊烟已属奢望,何有壶浆箪瓢以迎师旅。此诗直言民苦,不假修饰,哀悯之情,充溢行间,真诚感人。句如“疮痍遍地神知否,儿女痴心祷药王”(《药王台除夕杂感二首》)言语不多,百姓之无告,尽在纸表。
其诗第二个重要内容是记录了其革命奋斗的艰辛,这是于右任诗最重要的内容,古语云“欢愉之词难工,愁苦之言易好”,于右任诗最精彩的是他前半生的诗,其前半生所作诗的数量也最多。于右任的前半生始终在满清的压抑下进行斗争,百折不挠,诗中一方面表现了其革命豪情:“风云迟季子,肝胆托侯生”、“中原睥睨一凭栏”、“安得长驱铁骑数十万,蹴踏大陆除群雄”、“谅为烈士当如此,是好男儿要死边”,皆大声镗鞑,令人起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其困境中的痛苦,志士的痛苦无疑是最感人的,而志士毕竟是志士,他不会因痛苦而消沉,他的痛苦里依然有豪情在,这就酿就了诗风的慷慨悲凉,有如西风入骨。这种慷慨悲凉是志士诗所独有的,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单从艺术的角度看,这部分内容是于右任诗最宝贵的部分。1909年因办报为满清政府所注意的于右任为葬亲潜回家乡,而不敢守墓,感亲友掩护之高义作诗云:
去岁省亲病,潜行入关内。儿留亲不安,亲老儿莫待。今岁复归来,徒洒孤儿泪。牵车古所哀,守墓今非智。麻衣殉墓中,匆匆避徒骑。月明思予台,往来惭无地。为念诸故人,纳亡多高义。余生报无时,中夜不能寐。
诗中无一难字,无一虚笔,字字皆情,笔笔含泪,常人所不遇的慎终之难、亡命之艰,都交集在八十字之中,可以想见英雄之泪潸然而下。此诗超越一切技法,丰富曲折的情感以朴素浅近的语言生动地表达出来,却又意味无尽。和此诗同一内容的《家祭后出城有怀勿幕》,作为七律则写得悲凉慷慨,低徊处又别有振起之意。诗云:“云暗关门间道回,戎衣墨径鬓双摧。何堪野祭还家祭,不独人哀亦自哀。桴鼓经年空涕泪,河山四战一徘徊。东征大业凭谁共,唤得英灵去复来。”于右任不少的亲情诗都满含着这种悲凉,十分动人,句如“莱衣默祝天如愿,劫后难言转自哀”“微风吹动坟前草,犹似麻衣殉葬心”,其写革命的艰难,句如“老马苦嘶风”、“青山似我长途瘦,白发欺人壮岁生”、“大江东去添新恨,败将西来作壮游”都深饶感慨,而“愁到闲鸥天亦醉,苍髯如戟看中原。”愁苦中见激昂,尤为英雄本色。
于右任的晚年曾对为其修年谱的人说“可惜我后半太不争气”,诗是一个人精神状态最适宜的表现形式,其后期的诗也的确不如前期,盖随着国民政府的建立,于右任身居高位却又近乎是虚位,因年龄的增加锐气亦减,需要抒发的意气少了,可以陶冶的情趣多了,于右任便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书法上了,毕竟陶冶情趣书法更便捷。
当然,于右任晚年(71岁)渡海到台湾,至死都怀望大陆,为自己也为去台的所有人写下了悲怆的思乡之歌,“无情岁月迷归梦”“垂垂白发悲游子,隐隐青山见故乡”“夜夜梦中原,白首泪频滴”更有那首著名的《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悲凉千古,堪称绝唱。
从艺术上讲,于右任的诗也自有特色。学诗如学书,往往先专精一家而后泛学诸家,好处是根抵扎实,立于不败之地,而于右任诗如其书,并不专致力某家,只取古人大概。这样学优势在于容易表现气势,不零碎。于右任的诗风格略同其书法,开阔豪放,自写襟怀,不求细笔刻画,而大气、高远、苍莽的句子比比皆是,笔随意转,时见跌宕:“城荒霸气千年尽,地陡残阳一瞬间”,“西湖遁去呕心死,落日河山起大风”、“短衣散发三千里,亡命南来哭孝陵”、“龙蛇互用藤才长,燕雀交欢黍正肥”(此联可作引申解)、“云埋辽海春风冷,雪拥榆关战垒多”。至其高处直与少陵接近,如“黑虎连营思将帅,流亡载道泣孤嫠”、“马滑霜蹄残雪散,鸦啼战垒断霞明”、“眼底河山悲故国,马头风雪忆当年”、“天涯人老忘途远,故国花开有梦归”。
由于作者本身是革命家,故大笔放言,不嫌自负,这也是志士之诗在艺术上的一个优势,文人之诗放笔为大言,便嫌空洞,而志士有其行动为诗句作注脚,便无此弊,譬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云:“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自是豪气干云,而柳亚子和词云:“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徒招人笑,便是因为人们读毛泽东词时便想起其半生艰苦卓绝的经历,豪言的背后站立着高大的形象,而读柳亚子词便无从感到这种形象。于右任诗有“手无阔斧开西北,足驻长途哭古今”,意气豪横,“玄黄水火成何济,徒为苍生负痛多”,有拯溺之意,其言自壮,而由于这是革命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真实情感,故壮而不空,无叫嚣之弊。
于右任的诗自由抒发,只求意达,气之所至,自生姿态,不作更多的修辞锻炼,故吐语自然不事雕琢,每若冲口而出,而时见佳句,如“大漠随车转,雄关入眼平”。其诗又往往由于情感沉郁而能做到诗有余味,故又不是一览无余。如:
桂花香里鲤鱼肥,载酒行吟归不归。秋老太湖人醉也,江山满目雁南飞。(《太湖杂诗》)
百战艰难败复兴,沿江守望老犹能。还京名士知多少,置酒高楼望二陵。(《大集成酒楼九日宴集》)
此二首皆高兴时深饶感慨,故显蕴藉无穷,雅似唐人。
另外,于右任诗的语言通畅。其前期是旧诗正音,1926年出国到苏联后所作渐多白话,从语言上来说更接近散曲,其晚年与卢前时作散曲也是其文学语言变化后的一个正常结果。
志士诗是不应从艺术上苛求的,若深入探究也不必避开其不足。于右任的诗大处着眼,不拘小节,这点像他的书法,但其诗于炼句上下过的功夫不多,句法缺少些跌宕变化。他常用“北去将何去,南还不忍还”“人生求足何时足,天道无常似有常”这类句式,集中凡十几见,此句式本有伤巧之嫌,又累用不倦,亦见手段的缺乏。作诗和书法一样,光是襟抱高气,韵高还不足,否则王羲之也不会练字练得池水尽黑,杜甫也不会“新诗改罢自长吟”了。
正是由于在技法上所下功夫还不是十分深入,故其诗还缺少一番锤炼,刘熙载《艺概》中曾谓“其质要如铜墙铁壁,其气要如天风海涛”,于右任的诗能大、能朴、能厚,而略乏坚劲的骨力,天风海涛有余,铜墙铁壁则不足,尤其篇幅较长的古体每有松懈之病。
另外,于右任在1926年后不少诗作好用新名词口语,如“全世界被压迫之人民同日起”、“阶级相联参义战”这若用在散曲中无所谓,但用在诗中便损害了诗的形象性,南社的不少诗人都挦扯新名词以为时髦,于右任也是南社的一员,该是一时风气熏染所至吧。